各乡镇人民政府,县各有关单位:
为全面完成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任务,迎接省政府残工委验收,经县政府同意,现将《灌南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考核分解表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遵照执行。
灌南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考核分解表
|
项 目
|
指 标 明 细
|
责任单位
|
考 核 办 法
|
|
|
一、
社会
保障(50分)
|
1.生活
保障与
救助
(10分)
|
低保重残人员全额发放低保金(1分)
|
县民政局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和低保金、救助金、各项补助的发放名单,进行家庭走访和电话访问。有政策规定和实际成效,得满分。无政策规定或者有政策无成效,不得分。
|
|
低保外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按低保标准全额发放生活救助金(2分)
|
县民政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建立重残补贴金制度(1分)
|
县民政局、县残联
|
|||
|
低保残疾人每月增发20%低保金(2分)
|
县民政局
|
|||
|
对一户多残、依老养残等残疾人按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60%发放生活救助金(2分)
|
县民政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对贫困、重度残疾人参加保险给予救助、补贴(2分)
|
县人社局、县卫生局、县残联
|
|||
|
2.住房
(6分)
|
城市低保和低收入残疾人优先获得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(2分)
|
县住建局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。有政策规定,得满分;无政策规定,不得分。
|
|
|
建立无房贫困残疾人住房保障机制(2分)
|
县住建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建立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“有一改一”救助机制(2分)
|
县残联、县扶贫办
|
|||
|
3.医疗
康复
(8分)
|
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城镇职工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(5分)
|
县人社局、县卫生局、县残联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。有政策规定,得满分;无政策规定,不得分。
|
|
|
建立医保报销外的贫困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救助机制(3分)
|
县民政局、县人社局、县卫生局、县残联
|
|||
|
4.就业
(8分)
|
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(3分)
|
县人社局、灌南工商局、县地税局、县残联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和残疾人就业名单等相关材料,走访相关机关、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各类社会经济组织。有政策规定,得满分;无政策,不得分。
|
|
|
建立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奖惩机制(1分)
|
县财政局、县地税局、 县残联
|
|||
|
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扶持保护政策(2分)
|
县人社局、县财政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(2分)
|
县人社局、县残联
|
|||
|
项 目
|
指 标 明 细
|
责任单位
|
考 核 办 法
|
|
|
一、
社会
保障(50分)
|
5.教育
(10分)
|
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扶持救助机制(3分)
|
县教育局、县残联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和高中残疾学生免费名单、教育专项补贴发放名单等相关材料,有政策规定和得到落实得满分,无政策或者政策未落实不得分。走访特教学校并查看其经费情况,生均公用经费高于普通学校标准,得满分;否则,不得分。
|
|
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(3分)
|
县教育局、县残联
|
|||
|
高中以上残疾学生教育专项补贴制度(2分)
|
县财政局、县教育局、县残联
|
|||
|
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高于普通学校标准(2分)
|
县教育局
|
|||
|
6.社会
福利
(8分)
|
落实“三无”残疾人供养政策(2分)
|
县民政局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以及供养残疾人名单、护理补贴发放名单,进行电话访问;走访公园、活动场所、景点,查看售票规定。有政策规定和实际成效,得满分;无政策或者有政策无成效,不得分。
|
|
|
对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实施集中托养、日间照料(2分)
|
县残联、各乡镇
|
|||
|
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(2分)
|
县财政局、县残联
|
|||
|
残疾人免费乘坐县内公交(1分)
|
县交运局
|
|||
|
残疾人免费进入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、场所、景点等优惠政策(1分)
|
县旅游局、县残联
|
|||
|
二、
公共
服务(50分)
|
7.康复
(12分)
|
全面完成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任务(5分)
|
县残联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,结合省卫生厅、省残联掌握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抽查。康复中心、康复室、康复站、辅具中心(站)按完成比例打分;“四进家庭”活动按覆盖乡(镇)比例打分;通过文件材料对社会康复机构的扶持进行打分。
|
|
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(1分)
|
县残联
|
|||
|
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均设立康复室(2分)
|
县卫生局、县残联、
各乡镇
|
|||
|
村(居、社区)设立康复站(1分)
|
县卫生局、县残联、
各乡镇
|
|||
|
县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(站)(2分)
|
县残联
|
|||
|
全面开展“四进家庭”活动(1分)
|
县残联
|
|||
|
8.托养
(10分)
|
县全部建成符合标准的公办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(5分)
|
县残联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材料,结合省民政厅、省残联掌握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抽查,按完成比例打分。
|
|
|
所有乡镇至少建有1个残疾人日托机构(3分)
|
县残联、各乡镇
|
|||
|
建成乡镇残疾人居家护理服务平台(2分)
|
各乡镇
|
|||
|
9.就业
培训
(6分)
|
县残疾人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全部规范达标(2分)
|
县残联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材料,结合省人社厅、省残联掌握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抽查,按完成比例打分。
|
|
|
县至少建立1个稳定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(2分)
|
县人社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县至少建立1个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(2分)
|
县扶贫办、县残联
|
|||
|
项 目
|
指 标 明 细
|
责任单位
|
考 核 办 法
|
|
|
二、
公共
服务(50分)
|
10.教育
(6分)
|
所有特教学校基础设施全部达到省定标准,80%以上建成“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”(2分)
|
县教育局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材料,结合省教育厅、省残联掌握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抽查,按完成比例打分。
|
|
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儿童福利机构都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(2分)
|
县教育局、县民政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市特教学校开设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中教育(2分)
|
市教育局
|
|
||
|
11.文化
体育
(7分)
|
县残联建立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(2分)
|
县文广体局、县残联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材料,结合省文化厅、体育局、省残联掌握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抽查。残疾人文化体育中心、残疾人“文化进社区”达标单位、公共图书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、电子读物阅览室按建成比例打分。
|
|
|
县建成1个以上全省残疾人“文化进社区”达标单位(2分)
|
县文广体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县体育健身场所配置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器材、设施,并对残疾人优惠或免费开放(2分)
|
县文广体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县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、电子读物阅览室(1分)
|
县文广体局、县残联
|
|||
|
12.法律救助及
无障碍
环境
(9分)
|
完成县法律救助协调机构和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设任务(3分)
|
县司法局、县残联、
各乡镇
|
查看县、乡(镇)相关文件材料,结合省司法厅、住建厅、广电局、省残联掌握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抽查。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、县电视台开设手语新闻节目按完成比例打分。
|
|
|
完成省下达全国和省级无障碍城市创建工作(2分)
|
县住建局、县残联
|
|||
|
新建、新增公共交通工具设置无障碍设备(0.5分)
|
县交运局、县残联
|
|||
|
机场、车站、码头及大型活动场所、商业集中区等为盲人、肢残人提供专用通道或保证其交通便利(1分)
|
县交运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在机场、车站、码头及大型活动场所、商业集中区等公共停车区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(0.5分)
|
县交运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公共机构提供语音、文字提示、盲文、手语等无障碍服务(1分)
|
县住建局、县残联
|
|||
|
县电视台开设手语新闻节目(1分)
|
县文广体局、县残联
|
|||